十大网赌网址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不只是情绪的传声筒
供稿:      2021-02-04

按语:

        2020年9月-20211月,19级本科新闻和18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两门课程分别以2篇和1篇独立采写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平时作业, 以学期采写札记和心得作为期末结课作业。

        经任课教师推荐, 从2021年1月起,本专栏陆续刊发两门课程的部分结课作业“采写札记”,讲述新闻采写背后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有志于新闻学习的同学们一些借鉴和思考。


不只是情绪的传声筒

19新闻  徐嘉滢

        “探寻就是要不停相信、不停怀疑、不停幻灭、不停摧毁、不停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

采写的最开始,是新闻线索的选择

        新闻线索的选择,主要考虑新闻价值可操作性两个方面。在价值的判断上,一是要看事件本身是否具有普遍性或特殊性。但普遍不等于普通,特殊也不能缺少可借鉴的意义。二是报道是否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步。我希望自己撰写的新闻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华师大的师生,并且具有一定揭露和批判某一现象的深度,所以倾向于放弃校内或者是与政府成就相关的新闻线索。而“上海废弃酒店违规办学”这一事件,由于已有的媒体报道在细节处理上与实际情况存在事实性的出入,一开始我曾考虑过对其进行类似纠偏性质的新闻报道,但忽略了价值层面上的考虑,在官方已定性为“违规办学”的大前提下,小细节的偏差尽管不能说毫无价值,但更倾向于是一种单纯的信息增量和修正。而“上海炎沐手串拒退预付款”一事则具有让公众警惕互联网新型骗局的价值。在可操作性方面,受限于学生身份的技术和人脉关系,诸如拆迁等涉及多方复杂矛盾冲突和政府介入性工程的新闻线索存在深入客观真实的挑战,因而也成为不得不提前考虑的因素。

        确定新闻线索后,采访前对事件的初步了解或者是相关专业知识的储备,有利于在现场对关键信息的获取。“浦东金台路电瓶车起火”的采写过程中,由于前期对电瓶车充电问题做了不少小区的实地采访和资料阅读,到了现场后对“飞线充电”信息的理解消化速度较快,且在访问车主时有意识地询问关于电瓶电压是否符合标准的问题。但由于突发事件对记者速度的条件较高,所以在看到线索后,第一选择仍是赶往现场,可利用路上的通勤时间进行前期的采访提纲思路的准备和相关知识的了解。

走进去,但不陷进去

        怎么才能真正的走进现场?笔者以为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顺序,二是对象。在采访的一开始,我通常会对“现场环境”做一个旁观,通过观察尽可能以较快的速度熟悉陌生环境,再按从“无权职身份的人”到“有权职身份的人”的顺序进行沟通采访,以此规避有权职身份的人对我前两方信息获取的干预和拦截。此外,对核心人物的采访是报道的关键,例如突发事件中对当事人的采访。但这需要不停的尝试和一定的运气,延长在现场的时间以及增加询问对象的数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采访到关键人物的成功率,简单来说就是“多待一会”和“多问几个人”。走进去为的是尽可能地接近和还原真相,但不能一直陷在其中。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一开始的我只停留在起火现象本身,如果没有与老师进行沟通,很难发现自己忽视了对事故发生原因的探寻,即由电瓶车起火推到小区电瓶车充电难这一关键性的问题上。新闻报道的厚度和深度离不开记者从现场“走出来”去挖掘事件发生的根本性原因。而在批判性报道的采访中,则需警惕陷入被采访者观点意见的漩涡中而造成对事实性证据搜集的缺失。

        此外,现场采访中还需注意个人安全问题。在对“漫城一品小区施工噪音”的采访中,我由于长时间的徘徊遭到现场施工人员的质询和驱赶;在“日月华城”对小区电瓶车充电问题进行调查时,则遇上了以家中有相关数据资料为由试图让我前往其家中的陌生男子。私以为慌乱仓促的躲避会徒增风险,寻找合适的理由和机会摆脱更为保险,例如,我常以“来找朋友”为借口,一方面暗示对方自己并非独自一人,另一方面也有离开的合理动机。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地去预设采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这样很容易错失关键的信息:在“浦东摩托车起火”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决定进入一楼住户的家中,第一现场目击者对事故的还原和摩托车车主的情况将会缺失。而对于“炎沐手串骗局”,进入王豹弟办公室也是我整个采访中关键的一步,可惜的是,后续由于办公室内出现了较激烈的身体冲突而选择了离场,事后反思,自己缺少了对现场情况冷静的分析:在工商局介入并有众多维权者在现场的情况下,打人的行为更倾向于威慑而不可能以侵害为目的。最终,采访对象过于主动的行为是需要警惕的。在我离开现场的隔天晚上,有采访对象以进行详细的面谈为由询问我的住址,思虑后我选择了拒绝,仍选择保持微信上的沟通和联系。

好人不会太好,坏人也不会太坏

        在进行采访时,身份公开的尺度、沟通的平等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对话的质量。

        我在采访中对自己身份的介绍大致有三类,一是不透露也不隐瞒,回避身份问题,直接切入对话。这种方式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在电话咨询相关责任部门中成功率较高。二是新闻实习生的身份。可避免新闻系学生身份造成的采访对象不重视、不沟通的情况。三是新闻系学生的身份,往往在询问对方姓名时,以老师条件为由,通过自己迫不得已的情况试图获得对方的理解。当采访对象同为学生时,学生身份可在降低对方戒备心的同时建立起同龄人友好的信任关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不仅仅是受害者维权的方式。由于维权者在知晓新闻记者身份后的交流通常具有目的性,而并非自然的事实陈述,这样记者就丧失了最大限度接近事实真相的可能。因而在对有表达诉求的维权对象进行采访时,前期应尽可能避免“新闻媒体”相关身份的暴露。

        这里顺便提一下在采访中对“行话”的处理,有些领域存在着很多众人约定俗成的用词。例如“炎沐手串骗局”中涉及到大量我从未接触过的代称和名词:收货佬、大佬、资金盘、庞氏骗局等。为了保证与采访对象交流的流畅度,我一般不会在对话过程中打断采访对象并条件其为我解释名词的意思。但要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一种方法是多听,从不同维权者口中去理清各种身份的关系。第二种方法是在对话结束后,试探性地对名词作出解释,来引出采访对象对我理解的纠正或认同。第三种方法是像诸如资金盘这类专业定义的名词,可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在查阅资金盘相关资料时,互联网数据库还能够拓展有关互联网金融发展历史、P2P模式等相关知识。

        平等性这点,课堂上老师曾提过,但在实践中,如何做到面对不同身份的人都保持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不畏上,也不嘲下?我心里一直有个不知成熟与否的想法,我总觉得,世界上的好人不会太好,坏人也不会太坏。每个人都有作为生物的利己本能,而利己本能在特定情况中存在着伤害他者的风险;每个人也都有渴望美好事物的欲望,爱意或是善良,哪怕是短暂的。但事实上,好人和坏人的本身似乎就不存在绝对的标准,人性里也从来不会只有恶和善,因而我更倾向于区隔好事和坏事,这样一来,人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绝对的高低贵贱和美丑善恶,不过是在以不同的行为方式处理自己的欲望诉求。这种想法,似乎有利于我以一个较为客观和冷漠的视角去看人、看事。王豹弟或许没有维权者口中说的那么万恶不赦?——这样当他莫名其妙站到我身边抽烟时,我不会因惧怕而远离。王磊也并不单纯是个被骗数额巨大的消费者?——其购买行为的实质并非消费而是投资,我倾向于“不要用道德的眼光看经济问题”,尽管我希望我的新闻是有温度的,但我不愿意一味地消费受害者的情绪,借此让读者在同情中获得自我崇高化的快感。毕竟我们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写个有逻辑的故事

        采访结束离开现场后,我会把现场的录音从头到尾重新听一遍,回顾相关的细节要点,并对内容进行删减,把不同采访对象相似的解释进行分类整理。“炎沐手串骗局”的现场录音时间较长,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将所有音频梳理清楚,特别是闲鱼代拍向我解释资金流动的那段采访需要反复听几遍后才能理清其中的逻辑。此外,由于后续整理素材时存在需要进一步求证信息的可能,预留采访对象的微信和联系方式尤为重要,可以跟踪事件后续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我几次意外地从采访对象公开的朋友圈获得其身份信息,减少了报道的匿名性信息来源。而是否需要采访对象的真实姓名,主要考虑其主观意愿和曝光后的客观影响。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通过朋友圈获取信息只能作为备选的方式,首选方式仍是由采访对象主动提供,有时需要适当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来建立彼此间的相互信任。

        在下笔之前,首先要把整篇新闻报道的结构框架大致确定下来。像“电瓶车起火”的突发事件报道,我是以涵盖新闻五要素的倒金字塔式开头,再紧跟现场情况的还原,最终深入火灾发生原因的调查,一层一层地剥开。而“炎沐手串骗局”的行文结构,我则选择将“资金模式”和“维权现场”进行区隔,避免时空频繁切换导致整篇文章逻辑混乱,并以可读性较高的受骗者故事作为开头和结尾,法律金融专家的分析穿插其中作为深度的补充。结构定好后,信息内容的填充和写作就较为顺畅。大小标题可以凭感觉直接写成,主要把握两点,一是对关键内容的概括性,二是吸引力和可读性。我第一篇报道标题全部采用对偶的形式,但后来读了其他新闻报道的时候发现,标题的形式其实不必过于死板,问句的形式更能引起读者往下阅读的兴趣,而直接引用的形式则能增加读者的在场感。

        提到在场感,我在“炎沐手串骗局”的写作中直接加入了王豹弟和王磊的对话,这段对话的录音其实长达18分钟,我对信息进行了大量的选择和删减,并通过裁剪和拼贴尽可能使对话具有逻辑上的连贯性进而不影响阅读的流畅度。直接对话的呈现其实并不常见,甚至可以说并不正规,它与电视新闻中非正常拍摄的画面有些类似。但我最终仍想这么写的原因有二,一是呈现真实,不去做记者文字加工后难免带有主观性的解读,交由读者自己去理解王豹弟的回答,你觉得这是骗局?还是公司经营不善?二是可读性。直接对话是整篇新闻中现场感最强的一部分,私以为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读者的阅读快感。简单来说,即我的主观感觉告诉我,这一部分是真实且好看的,所以最终也舍不得删。在这也要感谢学长和老师愿意给我这部分内容的试错机会,即使其中可能仍存在新闻伦理和专业性的问题。

        柴静在《看见》里写过一句话“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高中时候读到这本书时,意外找到了一件难得觉得有意义的事:用眼睛和笔去记录下一些人、一些事,这或许能让大众在理解真相后冲淡成见;或许能让社会上的边缘群体不再踽踽独行……我深谙任何一种理想都要面对现实,主流意识形态的召唤也好,媒体行业体制内的规则也罢,但新闻仍是我的偏爱。既然没有一种选择是轻松的,那至少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并从中获得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这学期的采写经历,做了很多以前不敢做的事,我本不是一个外向的人,也不擅与陌生人打交道,可自从给自己加上了记者这个身份后,很多表达和行动不知不觉变得与从前不一样了。我很庆幸有机会去感受“那些从前我知道,但从没感到他们存在的人”,但这不意味着我的文字将沦为他们情绪表达的工具,现代人似乎并不缺少宣泄情绪的方式,这是我留给自己的提醒。


徐嘉滢新闻采写作品链接

浦东金台路一小区三辆电瓶车起火,事故原因疑似私拉飞线充电

https://mp.weixin.qq.com/s/_WN3lCgGhBt89xd2r8c7mw


两千万元打水漂?上海炎沐手串拒退预付款

https://mp.weixin.qq.com/s/nibnl5qcEqLIHg15AXzbZw



阅读   540
 
08/12
2021
COMM
ECNU
 
按周 Week
传院
日志
08
Sun.
09
Mon.
10
Tue.
11
Wed.
12
Thu.
13
Fri.
14
S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