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网址

教学与学科 > 卓越新闻 > 学生作业
学生新闻采写|上海地铁11号线“板凳族”:遭官方劝阻,完全破解有难处
供稿:      2019-04-09

上海地铁11号线板凳族:遭官方劝阻,完全破解有难处

新闻系 董桂辰 10163360207

3月14日早上7:30,新浪微博用户@Miyu_Makino发微博吐槽称“11号线屡禁不止的板凳族”,并配以一张打码的现场照片。图片中,两女一男三位乘客正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低头玩手机,他们或靠着车门,或倚着柱子,放松的肢体状态和周围拥挤的乘客们形成鲜明对比。作为目前沪上最长轨交线,11号线全长达82.4公里,设有38座车站,由于线路长、站点多,一直是“板凳族”的高发线路,甚至被网友戏谑为“板凳线”。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春节后,11号线采用语音广播、标语宣传、执法队巡逻等方法对“板凳族”进行规劝式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11号线“板凳族”现象持续已久,大客流、长线路以及部分区段的特殊性加大了治理难度,因此就彻底破解“板凳族”难题,还有待于法律法规和地铁运力的逐步完善。


 “小板凳”集中出现于安亭、嘉定、花桥区段,市区罕见

    3月13日周三早上826分,记者自11号线嘉定北站上车,首节车厢内的八排座位已被全部占满,7名站客分散在车厢各处,无人使用小板凳。但是,列车启动后,车厢广播语音传出特别提醒:“车厢里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此后每一站列车停靠时,车厢广播都伴有此句提醒。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发布得知,这是地铁运营方针对11号线“板凳族”现象特别增设的广播内容,在今年春节后正式投入运用。

    家住嘉定西站附近的李先生是11号线的常客,据他观察,“板凳族”大多出现在首末节车厢,“有坐在门两边的,也有几个人围坐在一起的,妨碍了其他乘客通行。”对于现行语音播报的实施效果,李先生点头认可,“广播提示后,小板凳确实变少了一些,说明相关部门在重视11号线板凳族的问题。”并建议增加播报频率,设置地铁站内广播,使乘客在候车的时候也可以听到,“进一步强化众人的安全意识。”

    每天从花桥站赶往市区上班的雷先生则表示,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板凳族”现象,但无法根绝,“花桥、光明路还是会有带小板凳的,而且总是熟悉的几副面孔。最末节车厢都被他们包圆了,舒服自己,影响他人。”

    “小板凳”现象在11号线市区段难觅踪影。3月7日周四早上7点12分,记者实地走访了11号线东方体育中心站,8点开始,该站迎来客流高峰,志愿者平均每一分钟便提醒一次乘客“注意安全”,但并未提及“小板凳”。8点20分左右,车门外最长的队伍满满当当地站了16位乘客,钱小姐因为没有挤上前一班地铁而排在队列的第一位,她每天需从东方体育中心坐到隆德路,当问及“板凳族”,她面露疑惑:“我没有看到过,站的空间都不够了,还放得下小板凳吗?”

    从事财务工作的康小姐也表示,在她每日早上途径的三林到江苏路段,难遇“板凳族”。但“清明的时候,往嘉定、花桥方向的列车上会出现这个情况,一些老年人去松鹤扫墓,年纪大了站不了很久。”

    记者从上海地铁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若以花桥为起始站,11号线开往市区方向共途径20个非换乘站点,至最近的曹杨路换乘站也需用时65分钟。在早高峰期间,整个车厢基本呈现“有上没下”的状态,直至曹杨路、江苏路、交通大学等换乘大站才会有乘客大规模下车。因此,11号线的安亭、嘉定、花桥区段成为“板凳族”出没的重灾区。



(3月7日早上8:51,11号线东方体育中心站,一班列车欲离站。)


语音贴士执法队轮番上阵,未来望出台法规撑腰

    记者从11号线运营方官方公众平台“上海地铁二运”公众号了解到,今年2月初,执法二中队联合特保中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车厢环境集中整治(规劝)行动。队员们一方面从自身安全和车厢安全的角度对携带板凳的乘客给予规劝和友情提示,另一方面也请求座位上的乘客给需要的乘客让座,遇到个别不理解整治工作的乘客,就耐心解释、不停规劝,“有时为了解决一张小板凳要用很长时间进行说服。”

    在11号线现场,记者发现,除了每站必备的语音提醒,11号线每两节车厢的连接处,还张贴了图文并茂的安全提示图,写有“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车厢内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的中英双语贴士,加强告诫“板凳族”文明乘车安全乘车的力度。

    据地铁热线工作人员解释,在地铁上使用小板凳有严重安全隐患:“列车运行时难免遇上急刹车,坐在非固定的板凳上很容易因惯性摔倒,伤及自己和他人。尤其在早晚高峰期间,客流拥挤的时候,板凳族自身易被碰擦和踩踏。”

(11号线车厢连接处,墙上的中英双语安全贴士。)

    上海地铁也加强线上宣传力度。从今年1月17日至3月17日,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运营管理部官方微博@上海地铁shmetro共发布了44条相关地铁提醒,仅最近一周就发布了9条,基本保持着每日更新的高频次,以“地铁爱提醒”、“地铁爱文明”、“地铁执法在行动”、 “地铁安全提示”、“文明乘地铁,勿做板凳族”等为标题,辅以漫画、宣传视频、现场图片、监控录像、真人模拟等多样化手段,充分加强宣传。

    尽管各类举措轮番上阵,11号线“板凳族”现象却难以完全根治。关键原因在于现行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中既没有严禁乘客自带板凳的相关条款,也没有对该现象的明确处罚标准,这使得强效的管制和惩罚手段很难实现。不少乘客都不满于当下的提示和劝说层面,希望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认为“治标更要治本”。

(上海地铁乘客须知中,无任何“小板凳”相关条款。)

家住杨浦区的Nina提议,可在11号线各站点严查安检,加强管理,禁止乘客携带小板凳或任何板凳替代物进地铁,从源头上根除“板凳族”隐患。更有乘客在官微下直言:“安检连板凳都检不出来?那要安检在门口有什么用?”该条评论一连被4名网友复制粘贴,累计获得66个赞,成为最热评论。

3月13日下午2点17分,记者登录上海地铁官网,于“咨询交流”版面提交了网友们的质疑。两个工作日后,一位11号线江苏路站的工作人员致电回应称,确保每个乘客的安全与舒适是运营方所有任务的重中之重,“板凳族”涉及公共问题和安全问题,他们比媒体、比乘客都更加关心和着急。

“在整治过程中,我们碰到过态度十分强硬的乘客,直接在耳朵里塞餐巾纸拒绝交流,但由于无法可依,腰杆硬不起来,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不停劝导。法规制度的落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板凳存在特殊性,有的乘客可能只是运输而非使用,不能为了杜绝板凳族而影响有正常需求的乘客。而针对板凳族出现的集中区段,工作人员会就现实情况和安检一道配合拦截。”三林站的一位安检员向记者透露,由于正值两会期间,上海地铁安检会更加严格,若出现乘客携带小板凳的情况,一般都会被当场没收。


11号线板凳族由来已久,大客流、长线路加剧拥挤惹人愁

对上海地铁而言,“板凳族”不是一个新鲜词汇。截至3月16日晚上19:32分,记者在官微@上海地铁shmetro中输入“板凳”二字,共获取61条结果。最早一条可追溯至2010年8月10日,时值上海世博会期间,有不少游客夜晚离园乘坐地铁时,把为参观世博会而准备的小板凳拿出来坐,构成上海地铁车厢内独特一景。此后,陆续有网友反映地铁“板凳族”现象,以11号线尤甚。2014年7月9日,官微明确指出,“车厢为运动空间,坐小板凳存在安全隐患”,首次建议了“文明乘地铁,勿做板凳族”的建议。

在上海地铁官网“咨询交流”版面上,记者搜索到三条公开的“板凳族”投诉记录均直指11号线。早在2015年7月,乘客小贾便率先反映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地铁11号线的车头车尾经常会有乘客带着小板凳直接坐下,“一个人占据两个人的位置,导致别人都没有地方可以站立,动都不能动”。2016年4月,再次有乘客附图斥责11号线早高峰时“堂而皇之坐在车厢内”的板凳一族,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上海地铁官网“咨询交流”版面,三条11号线“板凳族”投诉记录。)

作为全国首条跨省地铁线路,11号线自西北向东南联结苏州昆山、上海嘉定、市中心等重要交通枢纽,每日高峰期人流密集,2016年4月26日迪士尼站的开通运营,进一步增加客流压力,上班族加上游客的配置,使11号线的拥挤程度与日俱增。

一方面,客流增多所导致的“一座难求”,再加上换乘站设置的不便,为11号线“板凳族”的涌现提供了现实因素;另一方面,线路连接上海和昆山的特殊性,也催生出一批特殊的“钟摆族”。他们日夜奔波在沪昆两地,上演着职住分离的双城记,每日早出晚归、身心疲惫,小板凳成为他们见缝插针原地休息的“地铁神器”。

周先生的房子买在昆山花桥的国际华城,他早晨六点半起床,七点赶到花桥站,八点半到达浦三路,每天在11号线上往返三个小时。“下班回来一直要站着真的很累,但也没办法,上海本地的房价实在太贵了。”

据上海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8年上海市房地产市场综述》显示,2018年,本市新建住宅销售均价28981元/平方米,内环线以内107730元/平方米,内外环线之间54150元/平方米,外环线以外20151元/平方米。而国内房地产租售服务平台“安居客”的销售数据表明,2018年的昆山房价仅为13762元/平方米,11号线的运营开通使花桥周边小幅上涨,但相比上海市均价,仍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吸引了大批上海方向的年轻人安家落户。

 “归根结底,大郊区的地铁线路规划少,整个城市居住范围都在往外迁移,但是外围的配套设施发展远远跟不上居住迁移的速度,这种影响渗透至百姓的日常生活。”新浪微博用户@audrymomo总结道。

家住嘉定区、深受高峰拥挤之苦的乘客小怡表示,“希望安亭方向可以增加班次,堵不如疏,增加运能才是关键。”根据上海地铁官网显示,11号线最近的一次增能提效始于2018年8月31日,在工作日早高峰时段(7:00~9:00)增投了3列上线列车,最大用车数由70列增加至73列。江苏路站工作人员坦承,列车运能与上限列车数和调头折返的技术问题有关,目前的安排已达极限值。11号线的分叉小交路较多,在正常调头和分叉汇合点的配合上存在技术难点。“列车间隔时间越短,安全系数越低,运营方要同时考虑乘客的安全感与舒适度,这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但将来随着信号技术的改进,只要满足条件,我们会立刻增加运能,缓解高峰时段大客流压力,给予乘客更好的出行体验。”

2018831日,11号线部分区段增能提效告示图。图源:上海地铁官网)

阅读   5814
 
08/12
2021
COMM
ECNU
 
按周 Week
传院
日志
08
Sun.
09
Mon.
10
Tue.
11
Wed.
12
Thu.
13
Fri.
14
S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