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网址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学生新闻采写|校史剧《伯群校长》首次演出完美谢幕,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收获良多
供稿:      2019-06-08

2019年6月1日下午4点05分,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音乐厅内响起《送别》的歌声,由大夏书院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史剧《伯群校长》的首次演出的最终一幕正在上演。场内灯光渐渐变暗,舞台上演员们举起白布慢慢向舞台中心聚集,走向坐在椅子上病逝的“伯群校长”,同时场内响起“伯群校长”铿锵有力的声音:“余追随先总理奔走革命于今三十余年,才力绵薄,恒少建树,正思振奋精神,努力补救,今竟一病不起,事与愿违。此后切望同志共同努力,争取胜利,以完成抗建大业。吾大夏校友,服务国家,尤须力行公诚二字,以发扬大夏之精神,余虽不及亲见国家复兴,世界和平,但知革命成功之有日,此心亦无憾矣。”随后全部演职人员依次登台谢幕,工作人员为他们献上鲜花,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剧组全部人员合照 

5月28号,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公众号发布关于《伯群校长》首演的活动预告,每位老师和同学可以凭校园卡于5月28日至5月31日8:30-21:00到学生发展空间三楼307值班同学处领取门票。同时在河西食堂旁的宣传栏内也贴上了相关人物海报。6月1日下午2点30分左右,观众陆续凭票进入校史剧《伯群校长》演出现场——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并且每人获得一份印有剧情梗概和演员介绍的宣传小册。剧组相关负责人解涛表示,没有领票的同学可以现场领票入场:“我们更多的是希望留下一个纪念品在,我们欢迎全校同学来看,然后没想到上座率还可以。”下午2点55分左右,场内一楼的座位基本已被坐满,甚至二楼也有同学在看。下午三点整,演出正式开始。

 

张贴在河西食堂外的剧照

首先上场的是由17级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殷逸飞扮演的鲁迅先生,追光打到他的身上,他正在进行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17级历史系的钱泓霖正在后台准备。他是《伯群校长》的总导演,同时也出演了里面欧元怀这个角色。“看到台下逐渐坐满了人的时候有点紧张,”钱泓霖说,“但也很期待,毕竟我们付出了这么久,真的很想让自己看一看,也让众人看看,我们究竟走到了多远。”

 

鲁迅正在进行演讲 

2018年暑假,辅导员焦艳老师找到了刚刚结束了学校艺术团话剧队结业演出的钱泓霖,并向他表达了想要排一出关于王伯群先生的校史剧的想法,希望钱泓霖能担任导演。在同意了焦艳老师的请求后,钱泓霖开始着手剧本创作并开始寻找一些有志愿的同学来参与到这次剧组计划中。从去年暑假开始的剧本编写,到新年晚会上其中一幕的演出,再到今年在6月1日,大夏大学建校95周年的纪念日进行的完整演出,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钱泓霖也坦言,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也很辛苦。“前段时间因为学业任务也繁重,两件事加在一起真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那会儿就特别难过丧气很down。但是身边有朋友的鼓励嘛,还有女朋友的,而且看到演员们也很辛苦,也愿意相信我,我也得坚持下去。”

钱泓霖在担任导演和演员的同时,也是这部校史剧的编剧,最初的剧本是由他一手完成的,作为历史系的学生,他仔细阅读了汤涛老师关于王伯群和大夏大学的几本书,对理清王伯群这个人物有了比较明晰的思路,然后开始着手剧本创作。但他也直言,剧组的其他成员对最终剧本的完成贡献了很多力量。“我们这个本改了很多很多版,最初版确实是我自己写的,但我们最终今天呈现的绝对是全剧组每一个人员的智慧,因为在排练过程中,无论是演员啊舞监啊服化道等等都对剧本有很大的有益的意见和改动,然后焦老师那边对剧本基本史实等bug问题也有很多监修。”除了剧本的创作,作为导演,钱泓霖的工作还有很多。“前期准备工作的话首先是剧本的编制,然后是在具体的排练过程中训练演员功底啊状态啊这些的。后期演出的话就是得和各方安排对接,比如这次在音乐厅场地,就要跟音乐学院协调,然后还要灯光啊音控啊这些老师们协调下。”


剧组演技经验匮乏,副导悉心指导

五一假期的时候,《伯群校长》剧组正式组建完成,这是一支由大夏书院的学生组成的队伍,而里面的演员大多没有表演经验。钱泓霖向记者表示:“招募公告出来后,报名的人并不多,我们基本是全用了,就只能更抓后期的培养训练。之前在校艺术团话剧队,我曾经有过一次表演经历。但说实话经验还是很不足,副导在演员这方面真的给了我很大帮助。”钱泓霖口中的副导叫李嘉琪,华东师范大学17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五月中旬,李嘉琪刚刚结束了学校扬之水话剧社《鲸鱼》的演出,就立刻投身到《伯群校长》的排练中去。作为扬之水话剧社的成员,李嘉琪参与过多次话剧的编排和演出,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在演员的情绪调度方面,她也有自己的方法。“当时是四个群演的状态不太好,所以我主要把精力放在了调整他们几个人的状态身上。她们的情绪状态其实比较简单,要么就是听完鲁迅的演讲之后非常亢奋和激昂,要么就是听到炮弹的声音之后,非常的恐惧、担忧。我就逼他们出状态,比如让她们围着大夏书院三楼的大草坪奔跑,就是在奔跑的过程中带出那种激昂和愤怒的状态,如果跑得不快,我就在后面打屁股催她们跑。就是让他们就是用肢体的动作,展现身体最真实的状态,就是疲惫呀,累呀,包括被我逼得很生气,让她们记住这种这种情绪状态,然后带到表演里面就可以了。”

四位扮演学生的群演 

在谈到如何培养“演员的专业素养”时,饰演王伯群的男主角李翔说道:“因为我之前没有表演经验,第一次演戏就担任男主角,其实压力挺大的。平时的自我训练一方面是排练的时候用手机录音,回去之后就听自己的台词,判断自己台词和气息的感觉对不对;另一方面就是向现场播音班的同学请教,如何断句,如何用气,怎样用气息带词。”因为经验不足,李翔就从最基础的台词和形体练起,除了向播音班的同学请教断句、声调、气息等基本功,他也学习了练习形体的方法。因为自己本身有点驼背,而驼背会让人的气息变弱,所以李翔每天通过背靠宿舍的墙壁站立二十分钟的方式达到更好的形体姿态。

演戏除了需要练习台词等基本功之外,还需要对所演人物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为了更好地揣摩人物性格,李翔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了校史馆内王伯群的一些著作以及相关历史资料。而在如何把控人物形象上,导演钱泓霖和副导演李嘉琪给李翔提供了建议。“当时导演和副导给我的建议定的大概是两个字,一个字是‘稳’,就是说话是要有中气的,一字一句说下去都是坚定有力的,毕竟王伯群德高望重,在国民党中也是很有资历的一个人。第二个字是‘刚’,就是和鲁迅、蒋梦麟还有陈立夫的三场戏其实都是争吵戏,最基础的态度是刚住,在刚的基础上,才能去判断对鲁迅、对蒋梦麟还有对陈立夫三个人不同的态度。”李翔也直言,自己想特别感谢的人是副导演李嘉琪。“李嘉琪会指导我如何入戏,如何在台词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而且李嘉琪是一个到了片场会非常严格的人,就是你演戏就是应该演戏,不要想其他事情,我最开始进不去状态的时候也是靠她带我找台词和场景的感觉。”

王伯群和鲁迅、蒋梦麟(图片由曹安琦提供)


演出顺利推进,现场效果良好

2019年6月1演出当天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建校95周年的纪念日,这对大夏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对《伯群校长》的全剧组成员来说也是个重要的日子,校史剧《伯群校长》于这一天在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厅正式演出。演出开始前,副导演李嘉琪带全部演员到场外静心。“我和演员说一定没问题的,然后当时嘴上是这么对演员说,我心里面真的有一点慌张,我挺害怕灯光音效出问题。因为如果是演员状态出问题,他们在台上如果就是应变能力好的话,随机应变,一下就稳住了。但是灯光音效出问题,这个问题就很大了,万一服化道的人在场上,然后灯光突然亮了就很尴尬。”

“没想到我担心的问题真的发生了。当时灯光亮起来了还有道具组的同学在台上,还好当时管道具的同学反应十分迅速,一个打滚儿就回来了。”谈到出现的小问题时,李嘉琪还有些“惊魂未定”。李翔也表示表演的过程中碰到一个小插曲:“第五幕我和鲁迅、保志宁说‘这是我政府的朋友私下发给我的公告’,其实是有公告的,但是当时上道具的时候我桌子上是一片空的,我想坏了没公告,本来想在地上捡一张传单,但想到下面会看见,所以当时我就说‘我政府的朋友昨天给我发了公告’,这一幕他们适应得也很快,因为平常排演中其实都预料到了。”道具组成员的敏捷反应,演员出色的临场反应和默契的配合,让《伯群校长》顺利推进到了最终一幕。

最终一幕的场景让许多现场的观众印象深刻。“王伯群”先生因病去世,坐在椅子上永远闭上了眼睛,“欧元怀”在旁边呼唤他的名字。演员们从舞台两侧缓缓走出,举起舞台前准备好的白布,伴着童声合唱的《送别》的歌声,渐渐向“王伯群”先生聚拢。灯光打在白布上,成为舞台上唯一的光亮。聚拢在王伯群身边的演员们缓缓举起蜡烛,为校长先生送别。“最终一幕的场景非常动人,《送别》的歌声一响起就触动了我。很美也很悲伤,我险些流泪了。”现场观众17级广告学系方同学向记者说到。导演钱泓霖也表示,最终一幕是他最喜欢的场景。“这幕其实本来不是这样的,就是中规中矩的王校长躺在床上,一些人围着他的情景。多亏了副导嘉琪非常出色的想法,才有了现今的这最终一幕,真的很棒,非常感谢她!”

李嘉琪在最初投入到剧组排练中时,认为这部话剧的整体表现力太过平淡,缺少话剧舞台的张力,因此也与钱泓霖进行多次讨论协商,想要对几个场景进行必要的改编。“一般情况下,这种时候改最终一场或者改第一场是最容易改的。然后当时我就想到了最终一场。最终一场要表达的就是王伯群校长去世。我不想把死亡这样明确的点出来,但是要让众人感受到,所以我就我就想到了白布。然后白布又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意象,就是它有一点,就是你什么颜色的灯光打上去,它看上去就像什么颜色的布。”在谈到剧情的编排、舞台的展现时,李嘉琪有些滔滔不绝,“当时又想到就是只扯布,就是没有任何背景音乐,或者什么东西来烘托的话,会有点儿干。所以当时就在想挑一首什么样的歌。然后就想了想觉得葬礼这种东西不要凸显得太明白,就是在一个学校里面死亡也是一种离别,然后忽然觉得《送别》特别的合适。这就是送别嘛,送别了校长,《送别》是一个在学校里面很符合学校氛围的一首歌,所以就选了这首歌。”

蜡烛一盏一盏地举起,在茫茫的白布中散发出一点光亮,如同星星之火,如同王伯群先生心中的光亮,也如同大夏学子内心不灭的希望。

 

举着白布聚拢在王伯群身边的演员(图片由曹安琦提供)

 

传大夏之历史,承大夏之精神

1924年,王伯群在上海创立大夏大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王伯群逐渐淡出政坛,转向“教育救国”。王伯群先生礼敬教师,爱生如子,1930年3月20日,时任教育部长的蒋梦麟发出训令言大夏大学“容许反动派在校作公开的反动宣传”,他所指的“反动派”就是鲁迅。当时作为大夏大学校长和鲁迅好友的王伯群积极斡旋,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八一三”事变后,日军来犯,大夏内迁贵州,抗战期间,王伯群带领大夏大学三次迁校。王伯群既是大夏大学的创建者,也大夏的坚定擘划者和精神引领者。王伯群以民族复兴的教育为施教总目标,主张大学应“本学术研究之自由与独立,涵育革命与民主精神”,大学教育应符合社会环境,当以“复兴民族”为办学宗旨,强调“厉行人格教育,以陶冶健全之国民道德;提倡生产教育,以救济垂危之国民经济;奖励科学教育,以发展自然之无尽宝藏;实施军事教育,以培养民族之自卫能力”。1944年冬,在领导迁校的过程中,王伯群积劳成疾,19441220日,王伯群因病逝世于重庆陆军医院,终年60岁。

这些王伯群先生的重要事迹,都在《伯群校长》中有所表现。当被问及这出校史剧最想向观众传达的是什么时,男主角李翔表示:“一个词的话其实还是‘历史’,它其实表现的是王伯群从担任大夏大学校长以来到去世这样一段时间内他对大夏大学、他的学生和他的朋友所付出的一些事情,就是他对国家对他的学校到底付出了什么,我们希望向观众展现王伯群先生在这段时间里他所经历的事情,他做出的贡献,另外一个就向把大夏大学的历史呈献给众人。”而导演钱泓霖则说道:“应该是一种使命感吧,今天是大夏大学建立95周年纪念日,我们书院既然继承了大夏的衣钵,自然也应作昔日的大师、学生们那种有感召力精神的继承者,想让众人知道,我们新一代大夏青年,背负着历史交给我们的使命。”

随后七月上旬,《伯群校长》剧组将前往贵州进行第二站巡演,李嘉琪表示,今后如果《伯群校长》能走上更大的舞台,也会对这部剧进行进一步的全部。“我其实觉得这个剧的体量。放到大舞台上,会有一点弱了,因为他全程下来就只有一个小时出头的样子,我觉得有很多场次它的存在有点弱,就比如说送别鲁迅那一场存在感特别的弱。就是我会想把弱的场次拔高一点,然后比较强的场次再全部一点。”

王伯群派秘书保护送别鲁迅(图片由曹安琦提供)

图文 | 张晓庆

阅读   5794
 
08/12
2021
COMM
ECNU
 
按周 Week
传院
日志
08
Sun.
09
Mon.
10
Tue.
11
Wed.
12
Thu.
13
Fri.
14
Sat.